ZHONGNONG
News
中農商學院第七期——“家文化”
“家文化”是一個國家的文化,是一個企業的文化,是一個家族、家庭的文化。
經營好家庭,才能經營好人生。中農商學院一改往日授課風格,選擇了溫暖走心的內容——“家文化”,本期課程是由夢緣酒業總經理王建峰帶來,主要圍繞“家的來歷、夫妻關系、家風家道、子女教育”四方面來探討學習。
什么是家?
答案有很多,但沒有一個“標準”。
有人說:“家是媽媽的味道,溫暖的港灣,游子的心結......”;
也有人說:"家是愛,有愛就有家"。
古語云: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”,而“家”也是漢語里重要且溫暖的詞匯。
可謂:“情有所寄,家有所居”,王總從舊石器時代“家”概念的起源講起,隨著時代的進步,從一妻多夫的對偶婚制逐步發展到如今的一夫一妻制,讓學員們了解了婚姻的由來與形成。
講到夫妻關系篇,王總列舉了周恩來和鄧穎超、楊絳和錢鐘書、新鳳霞和吳祖光等歷史上令人印象深刻的恩愛夫妻案例,并請現場學員講述了他們的愛情故事。課堂上王總與學員的積極互動,使得課堂上時不時傳來陣陣笑語聲,輕松幽默的課堂氛圍,深受學員的喜歡,更有學員說道:“這是商學院開課以來最輕松的課堂氛圍”。
談到“家風家道”與“子女教育”,王總結合自身及身邊的真實案例來與大家分享,通俗講解什么是“家風家道”,并且在子女教育上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,引發現場大部分學員的共鳴,獲得陣陣掌聲。
“家”代表著歸宿和幸福,同時也是責任與擔當,本期講授的內容只是“家文化”的一部分,歷經數千年的演繹和發展,“家文化”變得博大精深,我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很多。
百善孝為先,
本期商學院小課堂知識分享,
古二十四孝你知道幾個?”
新二十四孝你又做到了幾個?
01
古二十四孝
孝感動天、親嘗湯藥、嚙指痛心、百里負米、蘆衣順母、鹿乳奉親、 戲彩娛親、賣身葬父、刻木事親、行傭供母、懷橘遺親、埋兒奉母、 扇枕溫衾、拾葚供親、涌泉躍鯉、聞雷泣墓、乳姑不怠、臥冰求鯉、 恣蚊飽血、扼虎救父、哭竹生筍、嘗糞憂心、棄官尋母、滌親溺器。
02
新古二十四孝
1、帶著妻小常回家;2、共與父母度節假
3、生日宴會要舉辦;4、親給父母做做飯
5、每周不忘打電話;6、常給父母零錢花
7、建立父母“關愛卡”;8、聆聽父母往事
9、教會父母上網;10、常為父母拍照
11、關愛父母說出口;12、溝通父母心結
13、支持父母愛好;14、贊成單親再婚
15、定期給父母做體檢;
16、購買適合父母的保險;
17、新聞時事常交流;18、帶父母參活動
19、帶父母到工作地方參觀;
20、帶父母旅行故地重游;
21、能和父母共鍛煉;
22、父母活動也露臉;
23、陪著父母訪老友;
24、提供書報老電影;
End